日食 - 魔鬼食日

2009年7月22日,全球也瘋狂地期望著日食的出現,雖然香港未能看到日全食食,但日偏食也非常有看頭,前一晚已經開始做足功課,計了兩大張紙的數,運用不同材料和不同濾鏡的組合,務求令到減光效果恰到好處,萬分之一就是這次的目標,深知日食當天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調較各樣設備,於是對著家中的燈泡,把它模擬成太陽,反覆地進行實驗,左算算,右調調,然後又是一連串的實驗、算術、微調,終於製成了自己的減光器。

雖然完成的減光器都只是理論,數學加上模擬實驗,但火箭和飛機不也是理論,數學和模擬實驗後就放上天空嗎?錯過了這一次日食,可能要等上數十年才有機會再看一次,唯有小心再覆核和相信自己的設計。

日食當日,一大清早就走到海旁花了十五分鐘去尋找最佳位置,之後進行第一次實測,效果非當理想,那一刻是早上 7:45,一切已經準備就緒,嘗試耐心地等候,但是還是掩不住內心的興奮和期待。

8:14 的太陽還是圓圓的,「日食的開始會很明顯嘛?」心裡在想。


還未到 8:15,第一口的日食已經出現了,看來天狗還真是準時呢!
一個明顯的缺口,令周圍的日食氣氛燃燒起來。

「日食開始了嘛?」「能看得見日食嘛?」早上的晨運人士都好奇地問著。我也高興得透過相機的顯示屏和大家分享那一個奇妙的時刻。

8:24,太陽的缺口也變大了不少,偶意會有一絲白雲飄過,我比較喜歡那一點點的白雲,因它使得火紅紅的太陽更有趣,也令那熾熱的火爐更立體。

8:30, 五分一個太陽被吃掉了,更多的人在看日食,各施各法,有的用沖晒了的膠卷底片,有人用雷射唱片,有人用電焊用的鏡片,也有早有準備的人早已到太空館購買了觀看太陽用的遮片,各自精彩之餘,大家也互相交換自家的工具,看看誰的較好看,我較喜歡太空館的遮片,看上去的太陽很清楚,而顏色也特別橙,比我的照片還要橙。

雲開始聚起來,「希望不會阻檔太陽啦!」

又像新月,又像廉刀的太陽把集結了的雲層一開為二,繼續讓我們看它的龍山真面目,不竟這是難得一見的畫面。

看了45 分鐘,太陽也怕我們看得呆了,於是弄個心形的日食給我們看看,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食甚的時分,拍出來的日食像是深空的星體,縱使陽光猛烈,但地面變得相對較為灰暗,綜合所有日食的時刻,食甚的天空是最美麗的。

三分之二的太陽不見了,你能分得出這是太陽還是月亮嗎?

如果有留意的話,會發現日食的方向轉變了,由起初的由上而下到現在的由下至上,「中國杭州等地的人民應該已經看到了鑽環吧!」我對大家說。

原來太陽也愛玩捉迷藏,但不要藏得太久,因為月形的太陽還是第一次親眼看見。

太陽是地球的燈泡,還是不相信?這就是憑證!

日食快要完結了,真是捨不得。

太陽再次回復了本來的面貌,非常高興看畢了整個日食的過程。





其他文章

Photoshop令綠葉變得更翠綠

有否發現婚紗照片中的樹木特別翠綠?而平時拍到的樹葉和草都略帶點黃?植物帶點黃的原因可能是品種問題,可以是受陽光的影響

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1)

進入了龍門石窟後,就像時光倒流到了古洛陽的石刻展覽館裡,數量之多,絕非一時三刻能夠觀賞完畢,難怪她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

如何把影片拍攝得更有趣

喜歡拍攝短片的話,單憑器材是不足夠的。不過若大家沒有先進的器材也不打緊,因為技術比儀器更重要,不竟我們不是器材黨

【台中景點】從「宮原眼科」走到「第四信用合作社」吃雪糕

來到台中,多數遊客都會走到「宮原眼科」吃雪糕(冰淇淋)。到眼科醫院吃冰,似乎很不合常理吧!對不?這楝以紅磚砌成的建築物在 1927 年的日治時期由日本的眼科博士宮原武熊所興建, 是名副其實的眼科診所,而且是台中最大的。後來,日本於 1945 年戰敗,宮原武熊隨隊返回日本,而宮原眼科則變成了衛生院。隨著歲月的催殘,衛生院逐漸成了危樓。1999 年的 921 大地震後, 老化情況更甚,到處都是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