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教學】什麼是清晰度(Sharpness)?清晰度由邊緣銳度(Acutance)及分別率(Resolution)決定?

清晰度(Sharpness)、邊緣銳度(Acutance)和分別率(Resolution)

什麼是清晰度(Sharpness)?

無庸置疑,高清晰度(Sharpness)的照片才可把物件的紋理(Texture)表露無遺。眾所周知,優質的鏡頭可產生較清晰的影像,還有高階的感光原件可令影像銳不可擋。 因此,很多攝影師都成了清晰度的追隨者,不斷購買更優秀的鏡頭和相機,掉進無止境的深淵。除硬件先天性決定了影像的清晰度(Sharpness),圖像的放大率及觀賞的距離都會影響清晰度(Sharpness)。單憑以上描述,還是定義不了清晰度(Sharpness)。 基本上,清晰度(Sharpness)由兩個因素構成,就是「邊緣銳度(Acutance)」及「分別率(Resolution)」。

何謂邊緣銳度(Acutance)?

邊緣銳度(Acutance)是指深淺色調邊界的對比度。深淺色調過渡得越快,邊界間的反差便越高,而邊界會變得更明確,予人銳利之感,反之亦然。 以最簡單的黑白圖像為例,當黑色和白色方塊碰在一起時,必然出現反差,形成邊緣。問題是它屬於清晰的還是模糊的邊緣?

高邊緣銳度
▲ 高邊緣銳度:快速的過渡產生強烈的對比,使邊緣變得鋒利

低邊緣銳度
▲ 低邊緣銳度:較慢的過渡減弱了對比,邊緣變得較矇糊

從上圖可見,黑白兩色間,過渡得越快,線條越明確。高質的鏡頭由中央到邊緣都有較佳的合焦準繩度,減少了顏色間的過渡距離,從而產生邊緣更銳利的畫面。 邊緣銳度(Acutance)也可通過後製程序去改變。

什麼是分別率(Resolution)?

分別率(Resolution)是分辨非常接近的元素之能力。舉例來說,越能分開非常接近的平衡線,分辨率(Resolution)便越高。

高分別率
▲ 高分別率

低分別率
▲ 低分別率

先前所述,邊緣銳度(Acutance)受鏡頭質量及後製所影響;而分辨率(Resolution)則由鏡頭及感光元件所決定。 鏡頭感和光元件所形成的影像,在按下快門的一剎那已不可改變。要提升相片的清晰度(Sharpness),我們只可以後製方法去提升「邊緣銳度(Acutance)」,從而加強清晰度(Sharpness)。

記著,後製只可改變照片的邊緣銳度(Acutance),而非分辨率(Resolution)。

別混淆分別率和解像度,雖然兩者的英文都是 Resolution,但解像度是指圖像的總像素,通常以「闊 x 高」去表達。詳情可參閱《72 DPI 還是 300 DPI?對顯示器來說,它們竟然沒分別?》。

邊緣銳度(Acutance)與分辨率(Resolution)的組合

邊緣銳度(Acutance)與分辨率(Resolution)可以是高或低。如果兩者都是高的話,影像的清晰度(Sharpness)必然是高,不難理解。若果高邊緣銳度(Acutance)遇上低分辨率(Resolution)又會如何?相反又會怎樣?

當邊緣銳度(Acutance)和分辨率(Resolution)都是高時,毛粒和織紋都清晰可見(下圖)。

高邊緣銳度,高分辨率
▲ 高邊緣銳度,高分辨率

但邊緣銳度(Actance)是高,但分辨率(Resolution)是低時,毛粒和織紋很突出,但細節欠奉,畫面有點矇矓及鬆散(下圖)。

高邊緣銳度,低分辨率
▲ 高邊緣銳度,低分辨率

相反,低邊緣銳度(Actance)配高分辨率(Resolution)時,毛頭和織紋都算細緻,但不明顯(下圖)。

低邊緣銳度,高分辨率
▲ 低邊緣銳度,高分辨率

而邊緣銳度(Actance)和分辨率(Resolution)都處於低水平時,毛頭和織紋只是隱約可見,畫面又鬆散(下圖)。

低邊緣銳度,低分辨率
▲ 低邊緣銳度,低分辨率

手震與邊緣銳度(Acutance)

誰都知手震令照片變得鬆朦,因震動降低了邊緣的銳度(Acutane),間接減少了清晰度(Sharpness)。 足夠的快門速度和腳架都是最有效減少手震的工具。但不要忘記單反相機收起反光鏡時也會產生震動。希望影像更穩定的話,可預先升起反光鏡。

手震照片
▲ 手震導致相片鬆朦

觀看距離與感光元件解像度(Resolution)

既然分別率(Resolution)是分別非常接近元素的能力,當然會受觀看距離所影響。 以報紙為例,以一個手臂的距離去觀看圖片,大家不會察覺照片由好多墨點組成。趟若把報紙拉近至一個手掌的距離,便可看到圖像間的點狀紋路。 同樣道理,別以為製作廣告牌需要天文數字的像素。距離越遠,所需的分別率(Resolution)便越低。

就算廣告牌的分別率(Resolution)遠低於沖晒出來的照片,同樣可達到視覺上相同的清晰度(Sharpness)。 後製時,應考慮圖像被觀賞的距離,不應單純追求顯示屏上的清晰度(Sharpness),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銳化。

以噪點(Noise)增加清晰度(Sharpness)

可有想過加進小量的噪點(Noise)可增加影像的清晰度(Sharpness)?

以下是原圖,畫質較鬆散。

影像鬆散的原圖
▲ 影像鬆散的原圖

加入噪點後,照片看起來更銳利。

加入噪點的照片
▲ 加入噪點後,形成影像較清晰的假象

即使影像沒被後製軟件如 Photoshop 銳化過,但添加噪點(Noise)後的影像看起來更加銳利。 何解呢?噪點(Noise)本身是具有明確邊緣的細小圓點,把它們隨意散佈,可成功欺騙眼睛,誤以為照片帶有很多細節。





其他文章

隱家拉麵工場:沾麵專門店

第一眼看見隠家的拉麵,禁不住想,這是拉麵來嗎?湯往哪裡去了?原來山手從日本的拉麵文化中,演變出沾麵,拉麵的新食法

16 Bits vs 8 Bits 修圖結果大不同

無容置疑 16-bit 比 8-bit 位元深度提供更多色階。 究竟 16-bit 比 8-bit 通道(Channel)多出多少色階呢?以單一通道(如紅色)計,16-bit 可提供 2 的 16 次方,即 65,536 種色調變化,而 8-bit 只可產生 2 的 8 次方,即 256 種色階。由此可見,16-bit 的色階數目是 8-bit 通道(Channel)的 256 倍。 理論歸理論,實際在 Photoshop 的修圖操作上,真的有明顯分別嗎?

iPhone有f2.8光圈,過萬快門?

懂得攝影都知道曝光基於三個元素,就是光圈,快門和感光度。若然iPhone被視為一部相機的話,大家又對它的規格有多認識呢?

大人之科學25期:雙鏡相機

前陣子,乘著 Lomo 的雙鏡反光機之風,《大人之科學》25期 推出了雙鏡 (Twin Lens Reflex, TLR)相機,這是《大人之科學》有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