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Time Lapse 攝影

Time Lapse Photography 究竟是什麼東西?簡單來說就是把影像快速播放的技巧。例如,把香港維多利亞港一天的變化濃縮成五分鐘的影片,又或者把數小時的街道情況精練成 30 秒的短片 。電視或電影也常用此手法,最常是把數小時的雲層變化轉為 10 多秒的影像。

Time Lapse Photography 就像把時間壓縮了,時間比正常的快了好幾倍,甚至好幾百倍,尤如啟動了播放機的快速播放鍵。


如何用相機拍 Time Lapse Photography?

本章會講述 Time Lapse 的基本知識 。

一般來說,Time Lapse Photography 都是以影片的方式呈現,所以我們要對影片有少許的認識。在電影的世界裡,最常用的 frame rate (幀率) 是 24 fps (frames per second),即是每秒鐘拍攝 24 格菲林。播放的時候,同樣以 24 fps 播放出來,由於人類眼睛的視覺暫留,如果畫面的轉換速度快於 16 fps 時,人類就會感到影像是連續的,因此,電影的播放率設定於比 16 fps 快一些,就是 24 fps,讓所有人都能感到電影的流暢 。

由於播放制式的不同,frame rate 也不同。
PAL 制式的 frame rate 是 25 fps,而 NTSC 的則為 30 fps (真實是 29.97 fps)。


照片的數量

如果打算以 24 fps 的速度播放,製作一秒的影片,我們便需要拍攝 24 張照片,十秒的短片便需要 240 張照片,很簡單的數學,是不?所以,我們需要決定影片的長度,才能計算出所需的照片量。


照片的大小

現時全高清 Full HD 1080p 的規格只是要求每格有 1920 x 1080 像素的解像度, 還不到 2.1 百萬像,相信任何相機都能達到此要求。只要相片的大小比這個尺寸大就可以了。


拍攝的間隔

假如我們每秒按下快門一次,我們便把影片裡的時間壓縮了 24 倍,換句話說,影片裡的人物活動被加快了 24 倍 ,因為我們需要 24 秒才能拍出 24 張相片,而 24 張相片只能製成 1 秒的影像 (24 fps 的情況下),把 24 秒變成 1 秒,就是把時間加快了 24 倍 。

如果每分鐘才按快門一次,在 24 fps 下,我們又把影片加速了多少倍呢?答案是 24 x 60 = 1,440 倍,是否很驚人的加速呢?

大家已學會了 Time Lapse 的基本知識,也需要點時間消化吧!不如先來看看 Mock Moon (http://mockmoon.sblo.jp/article/29542889.html) 的作品,下章再和大家講述 Time Lapse Photography 要注意的事項 。

以下作品是 Mock Moon 以 Canon 5D Mark II 拍攝。






其他文章

漂亮黑角 vs 醜陋黑角

不管怎樣,大眾就是愛上了黑角或暗角,連一輯高質清脆利落的婚紗相,客人都總會要求加上黑角,有些準新人會因為愛上黑角或暗角

Pop Art大師:Andy Warhol

這種風格著眼於圖案的線條和形狀,稱為 Pop Art (普普藝術),亦有人把它叫作流行藝術,因為 Pop Art 十分注重於把日常生活題材

富士山登山:五合目到九合目

這座日本神山的山頂終年積雪,只有夏季的七月和八月是例外。開山祭在七月頭舉行,之後的2個月,即7月和8月都會開放給公眾。 我們會花2天的時間來攻富士山的頂。第一天,會由五合目走到九合目,在九合目的小屋留宿一宵

日本沖繩那霸:單軌列車

說到沖繩,大家都被她的陽光與海灘吸引了。反而像條巨龍貫穿整個那霸市的單軌卻鮮有人談及。只要看到它的路軌,大家就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