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hotoshop模擬「E沖C」

不懂攝影或初學攝影的人,經常有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人家拍出來的相片可以偏藍偏綠?很有趣啊!是怎樣拍出來的?」說到底,就是「E沖C」、「E to C」或稱「正沖負」。

為什麼會有「E沖C」的出現?在菲林年代,懂得兩下子沖晒上的特技,簡直就是達人,攝影師為了突出自己的作品,無所不用其技,「E沖C」就被誤打誤撞下創作出來了,其效果相當不俗,後來,各人都爭相模仿。

返回正題,「E沖C」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要先認識一下底片的沖晒程序。運用彩色正片(又稱幻燈片) 拍攝後,正常情況下,我們需要用 E6 顯影劑來沖洗底片;如果是彩色負片的話 (即一般在超市買到的),我們就要用 C41 顯影劑來沖洗底片。

人總愛攪破壞,有一天,一位攝影師把拍了一卷正片,不過他沒有按照程序運用 E6 藥水,而採用了用來沖洗負片的 C41 藥水,結果「片基」上的化學物沒有完全地進行了預定的化學反應, 顏色當然顯得不正常。從E6 和 C41 顯影劑,大家明白「E沖C」或「正中負」的由來嗎?這是交錯沖洗 (Cross Processing) 的一種。

「E沖C」後有可不妥?最明顯的是嚴重的偏色問題,有的會偏藍,有的會偏綠,也有偏黃和偏紅的,視乎正片的牌子和型號,個人比較喜歡 Agfa 的 CT100,因為喜歡它那偏藍的調子。

除了偏色問題外,明暗的反差也增強了,有時反差大得黑位盡失,如頭髮變成一片黑,如果喜歡用菲林玩「E沖C」的,可以考慮增加曝光,使暗位不至黑實一片。

還有一樣較易察覺的問題,就是微粒會較粗。

「E沖C」的效果的確引人入勝,不過卻沒什麼畫質可言,如果既相保留高質靚相,又想有張「E沖C」的誇張效果,唯有靠 Photoshop。


步驟 1:雙按空白的地方把相片打開。

Old Building

步驟 2:增加粗微粒

選 Filter > Noise > Add Noise

把 Distribution 設為 Gaussian。
然後勾選 Monochrome。

至於 Amount 值的大小,似乎自己喜愛多少粗粒。
Photoshop: Add Noise

步驟 3:增強反差

增強反差可以運用 Curves, Levels 或 Brightness/Contract 工具,不過還是怕大家不敢下得太重手,所以建議大家運用 Overlay 的圖層模式。

按 Ctrl + J (或Cmd + J ) 複製背景圖層,然後把圖層模式選為 Overlay 。
E 沖 C / E to C

步驟 4:用曲線 (Curves) 做出偏色的效果

按新增調整圖層的圖示,再選 Curves...。
Photoshop: Adjustment Layer

偏綠

如果喜歡偏綠的,可以把紅色曲線 (Curve) 的中心點稍稍向右下推,然後把它調整為 S 形來保持高反差。
紅色曲線 (Red Curve)
E 沖 C / E to C: 偏綠

偏紅

如果喜歡偏紅的效果,就不要紅色曲線的中心向右下推,反而要把它的中心向左上推,然後同樣把它調整為 S 形來保持高反差。
紅色曲線 (Red Curve)
E 沖 C / E to C: 偏紅

偏黃

如果喜歡偏黃的效果,就不要調整紅色曲線,而是調校藍色曲線。

可以把藍色曲線 (Curve) 的中心點稍稍向右下推,然後把它調整為 S 形來保持高反差。
藍色曲線 (Blue Curve)
E 沖 C / E to C: 偏黃

偏藍

如果喜歡偏藍的效果,就不要調整紅色曲線,也不是把藍色曲線的中心向右下推,反而要把藍色曲線的中心向左上推,然後同樣把它調整為 S 形來保持高反差。

因為相片的色溫問題,有時用藍色曲線調整後的相片會偏紫多於藍,不用怕,我們會在下一步微調色彩。

可以看到,Curves 形成了整個偏色的底基。
藍色曲線 (Blue Curve)
E 沖 C / E to C: 偏藍

步驟 5:用 Color Balance (色彩平衡) 來加強或微調色彩

經曲線調整後的色彩,或許還有點改善的空間,此時,大家可以運用 Color Balance 來微調色彩。

按新增調整圖層的圖示,然後選 Color Balance。

假設我們希望把上圖的藍調 「E 沖 C 」變得更青藍:
Color Balance (色彩平衡)
E 沖 C / E to C: 偏藍

來到這裡,「E 沖 C 」的工序經已完成。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沒有黑角的效果?基本上黑色不是「E 沖 C 」的特徵,只是現在太多人玩 Lomo,而玩 Lomo 的人又大多數都愛玩「E 沖 C 」,所以人們才會誤以為黑角是「E 沖 C 」的特色,其實黑色主要是由 Lomo 相機的低質鏡頭和相機做出來。


黑角

如果希望把黑角加到「E 沖 C 」裡去,可以參考《漂亮黑角 vs 醜陋黑角》。

以下是加了少量黑角後的偏紅「E 沖 C 」:
E 沖 C / E to C: 偏紅





其他文章

【攝影教學】什麼是清晰度(Sharpness)?清晰度由邊緣銳度(Acutance)及分別率(Resolution)決定?

無庸置疑,高清晰度(Sharpness)的照片才可把物件的紋理(Texture)表露無遺。眾所周知,優質的鏡頭可產生較清晰的影像,還有高階的感光原件可令影像銳不可擋。 因此,很多攝影師都成了清晰度的追隨者,不斷購買更優秀的鏡頭和相機,掉進無止境的深淵。除硬件先天性決定了影像的清晰度(Sharpness),圖像的放大率及觀賞的距離都會影響清晰度(Sharpness)。

計劃買 Ricoh Theta S 360 相機,但擔心畫質?

魚眼的質素,就算在單反相機,也未能盡善盡美,缺點遠比標準鏡多。 360 相機的鏡頭屬於魚眼類,資深鏡頭家一定很擔心鏡頭的成像

拍攝澳門煙花新景點:半邊橙

半邊橙的優勢在於人少,因為沒多少人知道這個位置,至少沒多少香港人知道。其二,就是前方有湖水,煙火的倒影映在湖裡

相機黑白還是後製黑白

「應該用數碼相機的黑白模式或是用 Photoshop 把彩色相片轉換成黑白?」我也數不清多少人問過這條問題了。一般,我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