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成黑白照 #1:Desaturation

相機黑白還是後製黑白》討論到應該用相機的黑白模式或是用軟件後製出黑白照片。總括來說,一般情況下,用軟件後製會較相機的黑白模式較有彈性,而且彩色相片可輕易轉成黑白,相反,由黑白變成彩色根本沒有簡易的程序。以下的情況,運用 DC 的黑白模式會較為恰當:

1. 希望藉著 LCD 的黑白預覽,令精神集中於畫面的線條和形狀
2. 對黑白後製完全不感興趣
3. 對黑白後製完全不理解

但相機的黑白轉換程序一般都沒有被優化,拍出來的黑白照,一點都不黑白,只是平淡的灰色相片,毫無視覺的衝激力。

本文將講解 Photoshop 中,由彩色相片轉成黑白的最常用的五種方法之一,其實的四種轉換方法,會在往後的文章探討。最常用的五種方法分別是:

1. Desaturation (去色)
2. Gradient Map (影像梯度圖)
3. Channels 或 Channel Mixer (通道或通道混合器)
4. Lab Color
5. Grayscale (灰度)


Desaturation (去色)

把色彩的飽和度去除,剩下的便只有黑白灰。

1.
打開相片後,按下新增調整圖層的圖示,再選擇 Hue / Saturation (色彩 / 飽和度),如下圖:

   

2.
在彈出的 Hue / Saturation (色彩 / 飽和度) 的對話框中,把 Saturation (飽和度) 的把手推到最左邊,即是把它的值減至 -100,再按確定鍵便大功告成。

Desautration 的完成圖:

Desaturation 這個方法是最容易,不過效果也是最差的,完成品一般都較平 (沒明顯的黑白對比),顯得淡朦朦。

往後文章的黑白轉換能夠提供較佳的效果。

再次顯示原相,作為參考用:

相關文章:
1.《轉成黑白照 #1:Desaturation
2.《轉成黑白 #2:Gradient Map
3.《轉成黑白 #3:Channel Mixer
4.《轉成黑白 #4:Lab Color





其他文章

微軟Cliplets:製作會動的照片

Cinemagraphy是會動的硬照,但只限於有趣的部分。微軟似乎看到大家的需要,發佈了Cliplets讓大家可以輕易製作Cinemagraphy

【作品欣賞:留白構圖】白領族的憂傷

日本一位受薪族 Yusuke Sakai 的作品以強烈的留白和空間感見稱。他的「Salaryman Blues (白領族的憂傷)」更是主要系列。 「白領族的憂傷」中的主角就是 Sakai 本人。Sakai 希望透過自拍,望清那個天天加班,工作得無日無夜的自己

【Phototshop入門教學】向量圖遮色片 vs 圖層遮色片(Vector Masks vs Layer Masks)

本篇將透過範例,先製作向量圖遮色片(Vector Masks),然後才製造圖層遮色片(Layer Masks),最後才比較他們

Histogram上的鋸齒

如果運用 Photoshop 或其他修圖工具的 Levels 多了,就會發現調整過的 Histogram 有時會出現類似梳子的鋸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