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的漁村:東涌馬灣涌村

香港開埠前曾經是漁港,在小學的課堂上,大家都讀過罷。聽老漁民說,當時的香港藍天碧海,加上位處南中國海的優勢,漁獲甚豐,品種更是多不勝數。

回顧老香港的舊照片,帆船滿佈香港的大小港口,完全印證了老漁民所說的。香港的海域不但資源豐富,還因為珊瑚散滿整個香港的水域,使她份外迷人。偶爾出海釣魚,從魚勾不小心卡在珊瑚間就知舊香港的珊瑚量可真驚人。如果不愛垂釣的人,也可到東坪洲等地質公園,從岸邊堆積如山的珊瑚砂石,窺探老香港的海洋面貌。

隨著七十年代起的人口爆炸,和工業革命的出現,漁業也變得機械化,過度捕撈便是這場革命的結果,促使漁產量大不如前。八十年代起,製衣、鐘錶和塑膠業的興起,大批的漁民遷到陸上,投入那場工業革命。


倖存的漁村:馬灣涌村

結果,一個又一個的漁村在香港的空氣中消失了。從前,臨海的都是燈火通明的漁村,現在,臨海的都變成了一座又一座的摩天高樓。香港的漁村成為了瀕臨絕種的遺跡,只有零零星星的漁村還僥倖存活著,東涌的馬灣涌村便是其中的倖存者。

可惜,大嶼山的急速擴展,那條小小的漁村已被身旁的高樓大廈迫得透不過氣,若然,高廈再處處進迫,她也只有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在她消失之前,讓我們好好欣賞馬灣涌村的面貌,看看她如何與外來的龐然大物妥協著。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馬灣涌村
 





其他文章

稻城亞丁19 ● 萬畝青揚林

離開之前那片黃金林不久,發現了一堵金光閃閃的牆,被陽光照得明晃晃,可謂金壁輝煌,這片金漆之地原來就是萬畝青揚林

DIY的禮記雪糕

當看見那個紅白藍印刷的盒子, 已經愛上了那土製的風味。
香港什麼都有,就是少了那份情懷

【攝影教學】陽光16法則 (The Sunny 16 Rule) 以肉眼測光的終極心訣

隨數碼相機的普及,相機已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測光工具。知不知到沒測光表的情況下,大家依然可以估計到曝光設定呢? 在數碼世界裡,這個肉眼測光的技能看似沒什麼作為,但了解它之後,會對測光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再者,Lomo 相機和 DIY 紙板相機都沒有內置測光表,懂得自行判斷所需曝光,有助提升玩具級菲林相機的拍攝成功率。 回歸正傳,這個肉眼測光的方法稱為「陽光 16 法則」或「陽光 16 定律」。

世界遺產: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不得不佩服秦代工匠的造藝,每個陶俑的表情和動作都被勾畫得栩栩如生,逼真不已。單是髮式已有數十種,連同各秦俑細膩的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