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 教學:Curves #2

Photoshop 教學:Curves #1》談到單錨點 (雖然說是單錨點,如果把曲線的頭和尾的錨點也計算,正確來說應該是三點) 的運用,本文將講解多錨點的運用。

初學習使用多錨點於 Curves 工具,最簡單的用法是平均地加三個錨點於曲線上 (如下圖) 。正中的錨點就是整個明亮度範圍的中間調,左下的是全黑,右上的是全白,如果我們把中間的明亮度作為明暗的分界,最黑至中調的就是低位的範圍,而中調到最白便是高光位的範圍。


S 形曲線 (S-Curve)

而 S 形是初學者必學的曲線形態,因為 S 形曲線能加強相片的反差。如果學懂了 Input 值如何透過曲線對應到 Output 值,就會明白為什麼 S 形曲線能夠提高反差,因為高光位的 Output > Input 的明亮度, 即是高光位變得更明亮;而低光位的 Output < Input 值,即是暗位變得更暗。
原相 S 形曲線加強相片的反差

S- Curve 的弧度越高, 反差就越高。

反 S 形曲線 (Inverted S-Curve)

推測得到反 S 形對相片有何影響嗎?反 S 形使得相片的對比下降,因為高光位的明亮度下降了,而暗位的明亮度上升了,使得高光位和低光位都同時向中調走近了,所以相片顯得更灰。
原相 反 S 形曲線減少相片的反差

上圖同時顯示經 Curves 工具處理過的 Histogram,可以看出右邊的 Histogram 的中調非常突出,即是大部分的像素的亮度都是中調的,中調是灰灰的,所以影像變得灰灰的。

再細心觀察,經 Curves 調整後,Histogram 出現 Posterization (請參考《Histogram上的鋸齒》 ),可以看出相片的紅色漸變變得斷續,由此可見,Curves 工具也會對影像造成傷害,所以 Levels 和 Curves 都要小心地使用,應經常監察相片的 Histogram,令到損傷減至最少。

相關文章:
1) 《Photoshop 教學:Curves #1
2) 《Photoshop 教學:Curves #2
3) 《Histogram上的鋸齒





其他文章

【瑞士少女峰之巔 Top of Jungfrau】從歐洲之巔觀賞冰河、冰宮、雲海

阿爾卑斯山脈 (Alps) 中,最有名的非少女峰莫屬,未曾踏足過歐洲的旅客都聽過擁有「歐洲之巔 (Top of Europe)」及「歐洲屋脊」美譽的少女峰。前一晚,我們已抵達Grindelwald(格林德瓦),鎮內有個嬌小的火車站,可以前往 Kleine Schidegg(小夏戴克),從那兒可轉乘少女峰鐵路,直抵 Jungfraujoch(少女峰站)。

中環9號碼頭的風火摩天輪

很多人把這座摩天輪稱作「風火輪」,因為傍晚日落時份,如遇上火燒天的晚霞,它就像個著了火的輪。這也是中環摩天輪最美的

【華富邨日落】如童話仙境般的海灣

大家對華富邨有多少認識?傳聞那裡住了很多隱形富戶,當然無從稽考,但它坐擁無敵的海景卻是鐵一般的事實。既然華富邨對出的海灣令它贏得「公屋豪宅」的美譽,我們就沿它的海岸走一趟,欣賞瀑布灣以外的海岸,尤其它的日落,

澳洲火晚霞下的十五句鐘星軌

十五句鐘的星軌究竟是何樣?自問不敢想像, 因為十五個鐘留守在相機附近的確會令人身心都疲累。不過澳洲的一名攝影發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