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 教學:Curves #1

如果問我繼 Levels 後,什麼是 Photoshop 中最有用的「執相」工具,Curves 就是我的答案, Curves 怎至比 Levels 還要利害,不過操空上比 Levels 複雜許多,只要明白箇中奧秘,也沒什麼大不了。

和 Levels 很像,Curves 同樣用來調較色調、明亮度和對比度,但 Curves 能 更仔細微調這些數值。

要學會這麼棒的武器,首先要學會 Curves 的運作原理。在 Photoshop 打開一張相片後,按Ctrl-M (或選 Image > Adjustments > Curves),類似以下的視窗便會開啟。

在 Curves 中,最注目的一定是中間那條斜線,那條線代表著整個 RGB 或個別色調 (R, G, B) 中的 255 個明亮度,可以幻想線上有 255 個點 (明亮度)。

跟著要了解的是 X 軸和 Y 軸,X 軸表示輸入的明亮度,而 Y 軸則表示輸出的明亮度,為了讓用家更能了解 0-255 的明亮度,Photoshop 把 X 和 Y 軸的數字化成由最黑漸變到最白的色帶,比用數字表達更人性化。

Curves 工具中的那條線 (稱為曲線或 Curve 雖然開始時是斜線) 負責把 Input 的值對應到 Output 的值 。下圖中的箭咀顯示了 Input 值 (X 軸) 如果透過 Curve 對應到 Output 值 (Y 軸),這是 Curves 工具中最重要的概念,務必要明白。

一開始,因我們沒有改變相片的明亮度,所以 Curve 上的 255 個點的 Input 和 Output 值是相同的,這解釋了為什麼起始時,Curve 是一條斜線 。嘗試把滑鼠在 Curve 上游走,左下角的 Input 和 Output 值會即時改變,同時會發現斜線的每一對 Input 和 Output 值由左下 (0, 0),(1,1),..., 正中點 (128, 128),到右上(255,255) 都是一樣的 。


在 Curve 任意位置一 click,便會把一個錨點加到 curve 上 (如下圖), 雖然理論上 curve 上可有擁有 255 個錨點,不過 Photoshop 只容許最多 16 個錨點被加到 curve 上,這 16 個錨點包括左下和右上這兩個錨點,不過 16 個錨絕對足夠我們對相片作細微的改動。

按著錨點拉動,斜線就會變成真正的曲線 (Curve),這就是 Curves 這個工具名的由來,此時,在孤位上的點,Input 值和 Output 值便有所不同,如果把錨點拉向左或上方,在孤位上的點,Input 值便會大於 Output 值,意味受影響的色調的明亮度被增加了。
原相 相片變得更明亮

相反,把錨點向下推,Curve 上的點的Input 值少於 Output 值,色調的明亮度會下降。
原相 相片變得更暗

先熟練 Curves 中單錨點的操控,下章將會講解多錨點的運用。





其他文章

【瑞士少女峰之巔 Top of Jungfrau】從歐洲之巔觀賞冰河、冰宮、雲海

阿爾卑斯山脈 (Alps) 中,最有名的非少女峰莫屬,未曾踏足過歐洲的旅客都聽過擁有「歐洲之巔 (Top of Europe)」及「歐洲屋脊」美譽的少女峰。前一晚,我們已抵達Grindelwald(格林德瓦),鎮內有個嬌小的火車站,可以前往 Kleine Schidegg(小夏戴克),從那兒可轉乘少女峰鐵路,直抵 Jungfraujoch(少女峰站)。

【攝影名詞】什麼是 HEVC / H.265?4K 影片真的需要 HEVC 嗎?

相機、手機,甚至電視都在談 4K 影片的拍攝與播放,可見未來 10 年都是 4K 影片的天下。4K UHD 的尺寸是 3840 x 2160,比高清 HD 的 1920 x 1080 大了 4 倍,佔用的存儲空間也順理成章多了 4 倍。意味下載和串流時,需要更多時間,或更大頻寬。如果希望佔用空間、下載時間及頻寬使用量都不變,便需用上新科技,高效視訊編碼 (HEVC) 便是為此而生。HEVC 的全寫是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也被稱為 H.265。

葵涌焚化爐 - 消失了的煙囪

前陣子,從朋友得知香港又少了一支巨型煙囪,因為葵涌焚化爐的那支五十層樓高的煙囪已在零九年被拆卸了

Nikon V1/J1的CMOS太小了吧

Nikon的驚喜終於來了!似乎這個驚喜驚動不了多少攝影迷。大家還期待Nikon的無反會使用APS-C的尺寸,可是尺寸還要比M4/3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