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銀河?

單憑眼睛能看到銀河嗎?

宇宙的銀河對城市人來說相當陌生。「只有透過相機或望遠鏡才能看見銀河嗎?」這是最多人發問的問題。答案是肉眼也能觀察到銀河,只要天空夠黑,沒有光害。

香港雖然光污染相當嚴重,不過在偏遠的郊區還是可以看得見銀河的。在香港較理想的觀星地點有貝澳、長沙、大尾督水壩頂、大帽山、北潭涌、西貢萬宜水庫東壩、萬宜水庫天文公園等。


如何拍攝銀河?

由於憑眼睛已能觀賞銀河,大家可能會想:拍攝銀河應該和拍攝夜景差不多吧?沒有錯,只是有一點需要注要,就是拍攝時間不能太久,二十至三十秒左右就好了。為什麼?因為地球在自轉中 (身在地球中的人們會覺得星星在移動),拍攝的時間越長,星星的圓點便會拖著長長的尾巴,成為了星軌。如果忘了星軌的拍攝方法,可再次參考《如何拍攝星軌?》。

因此,曝光時間 (即快門) 設在三十秒左右就好了,當然越短越好,不過要確保有充足的曝光。由於曝光時間不能像拍攝夜景般任意的長,唯有推高 ISO 來吸取更多的光線。下圖中的設定為 F2.8, 30s, ISO 3200。

另外,不同於夜景拍攝的是:在沒有追星儀和赤道儀這些能和地球同步轉動的儀器時,拍攝銀河時,更高的 ISO 比更長的曝光時間重要。先前已提過地球在自轉中,看上去星星在移動。更高 ISO 可以讓相機吸收更微弱的星光,令銀河的星點數目大增。

如果只是增加曝光時間,由於每一秒星星在相片中的位置都有少許偏移,光線不能有效地以累加的方法使星點變得更明亮。

以追星儀和赤道儀拍攝銀河

「拍攝銀河需要特殊的儀器嗎?」沒有追星儀和赤道儀這些能夠和地球同步自轉 (或說成跟著星星移動) 的器材,也可拍到先前的銀河相片,缺點是星點不夠圓和未能夠拍出銀河的層次而已,不過效果也相當不錯吧!

若果以追星儀或赤道儀長時間跟隨星星的軌跡,代表能夠長時間對著同一星點長時間曝光,當然能夠吸取超微弱的光線。下圖是以追星儀跟踪銀河五分鐘後的照片。

不過使用追星儀和赤道儀拍照星星時也有缺點的。由於相機被安置在追星儀上,而追星儀會與地球同步自轉的,因此前景會被拉得模糊,像下圖。

夏季銀河最美

除了技術和儀器外,另一樣影響銀河美感的便是季節。下圖是夏季的銀河,而上圖則是秋季的銀河。能夠看出夏季銀河更大、更亮和更明顯嗎?

總結

只要天空沒有光污,憑眼睛已經能夠看到銀河,若以高 ISO 拍攝數十秒更能獲得不錯的銀河照片。最簡單拍攝銀河的器材是三腳架,相機和鏡頭。假如要拍得更仔細的銀河照片,可以使用追星儀或赤道儀。





其他文章

香港新地標:昂船洲大橋

香港的橋樑地標有那些呢?青馬大橋、汀九橋絕對是香港橋樑的代表。在她們問世至今,似乎還沒有能夠和她們平起平坐的對手

【南昌公園風鈴木】黃花風鈴木拍攝指引

香港的春季是最彩色斑斕的季節,而黃花風鈴木是當中最搶眼之一。要欣賞黃色的花海,一定要到南昌公園,那裡有 90 多棵風鈴木,壯觀非常

稻城亞丁19 ● 萬畝青揚林

離開之前那片黃金林不久,發現了一堵金光閃閃的牆,被陽光照得明晃晃,可謂金壁輝煌,這片金漆之地原來就是萬畝青揚林

【東平洲:環島遊】3小時地質探索:頁岩、更石樓、龍落水、難過水、大塘灣、貓公石

香港的「後花園」真是買少見少,東平洲是辜存的少數。它是香港最東邊,一個由沉積岩組成的小島。長年累月的海蝕賦予其千變萬化的海岸地貌。離開碼頭,已可看到片片斑斕頁岩及各種嶙峋怪石。 這片如數萬本百科全書堆疊而成的觀石勝地已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範圍,的確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