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美的天際線中,一定有維多利亞港的份兒,甚至有旅遊網站把維港列為天際線之首。順理成章,這個美不勝收的「聖地」成了遊客必到的打卡點。能夠欣賞維港的位置有好幾個,但又長又康莊的星光大道絕對是最佳景點之一。
它失消了的那些年,眾人只好無奈地擠在海運大廈和尖沙咀鐘樓一帶觀賞起伏有致的香港天際。事隔多年,煥然一新的星光大道終於回來了!
重開後的星光大道由園境規劃設計師 James Corner 操刀,多位國際及本土設計師也有份參與,替這個世界知名的景點注入更多新穎及互動的元素。
到底革新後的星光大道如何替維港套上新氣象呢?
維港構圖 1:花見亭
就算還未到過翻新後的星光大道,或許都已知道那些扇形綠化涼亭是整條大道的特色建築物。
其實這位「巨星」的名字是「花見亭」(Arbour),高 4 米,重 25 噸,是個給遊人歇息的綠蔭。
於花見亭裡,以不同角度觀看維港,便會得出不一樣的感覺。
維港構圖 2:巨星掌印
全新的星光大道依然以電影和巨星為主題,一直綿延到盡頭的木扶手,收納著逾百個經典巨星的掌印,由郭富城到麥兜皆有。每個掌印都附有 QR Code,用以顯示巨星及其相關的電影資料。
以巨星掌印作為香港島的前景確實不俗,建議大家使用手機來拍攝這個畫面,因手機有著較深的景深,可令對岸的高樓大廈更清晰。
維港構圖 3:飄浮於維港上的星光大道
蘇東坡《題西林壁》一詩中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能表達星光大道。來到星光大道,遊人都急不及待穿梭於大道中。可惜當局者迷,身在其中,根本不會發現星光大道是「浮」於維多利亞港之上。
浮於海上的星光大道襯上東方之珠的商廈,已是一幅絕美的名信片照。
維港構圖 4:起伏有致的波浪形圍欄
海旁的圍欄為了讓自己與維港合二為一,依隨著海浪的高低,變成了波浪的形狀。所謂「直水無情,曲水有情」,曲線打破了世間的生硬感,是構圖的最佳利器!大家可以多加運用。
同一條曲線,換個角度,又是另一番景象。大家還可配上不同的船隻,如天星小輪或是揚著紅帆的鴨靈號。趁大家還未發現星光大道可增加拍攝維港的趣味時,早點來啊!
維港構圖 5:臨海座椅
改頭換面後的星光大道變得人性化多了,沿途都是臨海座椅,有容納三五知己的,也有適合熱戀情侶的雙人座。雙人座椅絕對是戀人們打卡的最佳道具,既能把自己與維港一拼攝入鏡頭,效果又不造作。
維港構圖 6:明星銅像
巨星銅像的底座以流水階梯設計,與李小龍的「水之哲學」及梅艷芳的名曲《似水流年》有著跨時空的共鳴。
以流水階梯分隔銅像與遊人總比冷冰冰的鐵馬好。
而巨星銅像的背後就是舉世觸目的維港,到底是香港造就了巨星,還是巨星擦亮了香港呢?
金碧輝煌的香港卡通明星麥兜同樣增加了維港的閃耀度。
大家還可透過 AR 擴增實境技術,與李小龍、梅艷芳及麥兜銅像互動合照,是個別出心裁且互動的設計。
拍攝維港之餘,大家亦可多加欣賞星光大道上綠色的元素。酒店對出的海濱是香港首個海浪發電機 (Wave-powered generator) 的落腳點,是個高科技的產物。
這個裝置透過海浪令滾輪轉動,從而產生電力,高峰時可產生 600 瓦電力,足已為部份低耗電燈柱供電,這一小步可能是邁向環保發電的基石。
雖然只是測試階段,但也值得一看這個高科技傢伙的廬山真面目。
走畢 500 米長的星光大道時,會見到通往尖沙咀東海濱平台花園的天橋。一直往上走,自然會有新發現。
維港構圖 7:菲林框 / 膠片框
往尖東海濱平台花園的樓梯附近,會發現以菲林(膠片)為藍本的裝飾,恰好成了拍攝維港及星光大道的相框。
不要少看下圖的燈柱,它們乃是智慧燈柱,集多種功能於一身,分別是照明、Wi-Fi、閉路電視、擴音器和電源插。
維港構圖 8:巨星玻璃
一路往上走,便會到達天橋。天橋的玻璃印滿了巨星的頭像,以他們作前景拍攝維港及星光大道又別有風味。
就算直接從天橋以較高的角度拍攝維港和星光大道已是件新鮮事。
維港構圖 9:收音師及攝錄機銅像
海濱平台繼續把星光大道的主題延續下去,仍然和巨星和電影關係密切。
以維港作背景來拍攝收音師及攝錄機銅像似乎更能連繫星光和維港。
這就是海濱平台花園,閒來到此歇一歇也不錯呢!勝在沒什麼遊人。
維港構圖 10:幾何牆壁
平台花園的牆壁都充滿心思,以奇特的幾何圖形為主。透過幾何觀看兩岸,維港仿似被放在收藏品的展示台上。
星光大道、尖沙咀東海濱平台花園和中間道兒童遊樂場三者的結合,大幅增加了拍攝維多利亞港的構圖變化。除上述介紹的 10 種構圖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可能性等著大家去發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