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攝影的,似乎都喜愛舊事物,或許陳年過的東西多少也有個動人的故事吧!正如位於土瓜灣的「牛棚藝術村」(Cattle Depot Artist Village),前身的經歷已足以令人娓娓道來。當大家路過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時,便會發現這個由紅磚砌成的建築群及庭院。
熟識香港建築史的,大慨也猜到凡擁有紅磚牆的,幾乎都是文物。牛棚也不例外,古物諮詢委員會於 2009 年把牛棚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不過大家都忘記了它顯赫的身份,或許被眾人冷落了,才得以保存那份寧謐的環境。寧願讓它繼續人跡杳然,也不想它變成嘩啦的市集。
踏進牛棚,第一眼就被那堵紅磚矮牆所吸引,牆下是長長的水泥槽,作餵飼牛隻之用;仔細一看,水泥糟的底部繫著一個又一個的鐵環,明顯地它們是用來鎖定牛足的。把那鶴立雞群的那堵牆作為人像的背景,效果也不俗。
由於空間充足,牛棚的藝術家會不定時製作巨型作品,甚至把它們放到工作室外,供遊人隨心欣賞;而龐大的作品當然是攝影的好題材(上圖)。
直接解讀「牛棚藝術村」這 5 隻字,已略知一二它原本是個屠宰牛隻的屠房;過去的全名為「馬頭角牲畜檢疫站屠房」,由 1908 年一直營運至 1999 年,當時九龍區大部份的牛肉都來自這裡。
關閉後,一直十室九空。試問一個充滿血腥的地方,怎可能輕易找到承租者。 2001 年,政府把心一橫,把這個戰前建築群活化成藝術村,以重置北角油街藝術村的本地藝術家。牛棚可以説是香港第一代被活化的藝術空間,至今,已駐紮了 12 個藝術團體。
中庭旁邊是 13 號工作室,從遠處已被它那充滿西方格調的紅磚牆和那道半破不爛的暗綠色木門所吸引。
這個工作室是屬於名為「錄映太奇」的創作單位,主打實驗錄像藝術作品,也會幫助本地新媒體把作品存檔。
現實是殘酷的,有些團體已轉攻工作坊市場,如教導小朋友勞作或指導年輕人製作日用品等。
幸好,村内還有非主流藝術家,成了場地的佼佼者,從事著各種創新的藝術,或前衛的實驗。
有藝術家喜歡收集生活的零碎,整理過後把它們陳列於工作室外;也有人在工作室外擺滿盆栽植物,排得井然有序,自然地成了拍攝對象。
有一定年資的影友一定知道當年牛棚是不對外開放,只有收到邀請函,才可内進;再者,連拍攝紅磚建築物也會被保安員禁止。直至 2011 年 4 月,由發展局接管後,牛棚才對外開放,現在已毋須登記,歡迎拍照。
雖然這裡沒有許多打卡位,但每條巷弄都樸實無華,杳無人煙,讓大家可以靜心欣賞,細心拍攝。攝影是急不來的,否則又怎會找到欠缺一角的紅磚牆呢?這片過百年的遺址還藏著很多歲月的留痕,只看大家有沒有耐性去發現它們。
很喜歡這裡的植物,尤其那些攀藤植物,和紅磚牆毫無違和感。室內滲出來的鎢絲燈光更為這裡多添一分浪漫。
眾多工作室中,最吸睛的非門口貼滿海報和藝術品的 10 號莫屬了,從牆上的畫作便知它是「蛙王」郭孟浩的工作室,那些青蛙圖像就是它的標籤。
遊走牛棚,不要忘記往上看;當長滿黃花的小樹遇上暮色時,又是一幅童話世界的影像。
空曠的中庭被五座錯落有致,各長 50 米的紅磚平房環繞著。建議大家日落時份到來拍攝,落在紅磚牆的夕陽令整個畫面都暖和起來。
瓦鋪的三角屋頂在香港早已成了絕響!還有垂直開關的木製窗框,每扇都滿載歷史的氣味,已經是獨一無二。拍攝單獨的平房或作為人像的背景,都同樣漂亮。
黃昏過後,牛棚黃色的街燈則化作影樓的射燈,勾起眾人的髮絲。街燈下,在中庭隨意找棵植物已經是另一景點。
單是發掘牛棚的歲痕、拍攝它的外貌和人像已經滿足不已,若然大家想再豐富一點,可以預約當中的一些工作坊,定必滿載而歸。
牛棚藝術村
地址: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
開放時間:10am – 10pm
費用:免費
交通:任何路經九龍城碼頭一帶的巴士或小巴皆可;牛棚和九龍城碼頭只是 10 分鐘步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