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水塘、柏架山道自然徑】尋找古橋的行山路線

大潭水塘

大潭水塘其實是個眾數,英文名稱是「Tai Tam Reservoirs」,帶「s」的,因它是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的統稱。許多人都知薄扶林水塘是香港首個水塘,但又有多少人記得香港第二個水塘是大潭上水塘呢?

少說話,多做事,現在立即出發吧!

前往方法很簡單,從鰂魚涌港鐵站的糖廠街出口右轉,沿英皇道步行 10 分鐘左右便會看見柏架山道自然徑的指示牌,跟著指示牌方向上山,旅程便告展開。

大潭水塘

沿途遇到最多的,就是那些 180 度急轉的彎位,過了一個又一過的急彎後,便可俯瞰腳下的鰂魚涌、對岸的秀茂坪、石礦場和飛鵝山,畫面相當豐富,又具層次。繼續蜿蜒而上,沿山腰繞個圈後,會再次與這個景緻會面,只是此時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大潭水塘

柏架山上,最突兀的東西肯定是那些白色球狀物體,它們其實是天氣雷達,用來雷監測暴雨及熱帶氣旋。似乎它更適合當成珍珠鑲嵌在戒子上。

大潭水塘

整段路程大至上是對稱,一半時間是上山,另一半則是下山的路。但精彩度就很不公平,整個大潭水塘群都位於下山的路段,而且最漂亮的部份也歸下半部所有。話雖如此,前半的景觀也不賴呢!

大潭水塘

到了可以遠眺紅山半島、大潭篤及白筆山,表示離下山的路不遠了,越來越接近「戲肉」了。不要急於求成,遠眺是一種美,近觀又是另一種美。

大潭水塘

走著、走著,為什麼還看不見水塘?沒有目標地走,最磨人意志。下山時,大家就以 H061 的標距柱為目標吧!真的,見到 H061 標距柱,大潭上水塘就在附近。

大潭水塘

哇!大潭上水塘的主壩呀!
看到主壩,誰都會像火箭般跑到主壩上。

大潭水塘

從這角度觀賞大潭上水塘,甚有尋幽探秘的氣氛。

大潭水塘

主壩上,人們最常做的事就是自拍。也難怪,面對如斯美景,有誰按捺得住不 Selfie?

大潭水塘

從另一角度看主壩,中間的方形建築就是水制房。沒想到主壩的另一面竟然呈階梯狀。
橫過主壩後,是個分岔口,往右走就對了。

大潭水塘

「登、登、登、登」,法定古蹟的石橋終於出場了!大家不要輕視它啊!它是大水潭水塘群 22 項法定古蹟之一,其實它是一條石砌輸水道。

大潭水塘

一路往前走,5 分鐘內便會到達大潭副水塘,而水塘裡有很不怕人的魚呢!錦鯉也有數十條,什麼顏色也有!至於水塘最常見的烏龜,為數也不少。

大潭水塘

副水塘同樣有個明顯的水制房,最搶眼的當然是那 1904 的石刻,它的年紀肯定比 99.999% 的遊人還要大。

大潭水塘

副水塘比上水塘遲 16 年建成,主要用來承接上水塘溢出來的食水,增加整體的水容量。插於副水塘中的水位度尺也挺有趣。

大潭水塘

繼續下山,可遠眺型態上有點奇特的大潭中水塘主壩。看見它,大家應該會有動力前進。

大潭水塘

注意,不要一直往下衝。中段的右邊有個標明中水塘入口的路牌,到時記得右轉。
水塘景緻,在上水塘的時候拍得太多了,到中水塘時,遊人都掠門而過。

大潭水塘

來到大潭中水塘主壩的底部,由下往上看,主壩更宏偉。

大潭水塘

欣賞完主壩底部後,不要急於往上走,先回一回頭,驚喜就在後方。大潭水塘的所有石橋都充滿古色古香,就條「森林」中的石橋也不例外。

大潭水塘

回到大潭水塘道,又可以另一角度細味剛才的古橋。

大潭水塘

往後的路段,都是繞著大潭篤水塘走,同時會跨過幾道歷史石橋,大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以免石橋當平路走,錯失了鑑賞的機會。

大潭水塘

這是另一條大家會橫過的石橋。小編也想拍石橋的正面給大家,無奈,石橋在腳下。

大潭水塘

又發現石橋!同樣是石橋,但大家的外貌都是不同的。在綠意盎然的塘水襯托下,完美地突顯了石橋的氣質。

大潭水塘

看到此情此景,大潭水塘的古橋探索之旅已經到了尾聲,以這優美的畫面作結,大潭水塘對大家也不錯呢!

想遊覽更多水塘?大家可瀏覽以下文章:
【藍地灌溉水塘】穿過彩虹欄杆,與綠水咫尺間遊戲
【香港仔水塘】2小時玩盡灣仔峽、警隊博物館、古水壩





其他文章

西環碼頭:天空之鏡以外的

大多數遊人都太著眼於這塊天空之鏡,其實西環碼頭還有許多可愛之處等著大家去發掘呢!下次探訪西環碼頭時,不妨多看一點

SpiderPro 相機便攜系統

SpiderPro 相機便攜系統是一個非常貼心的發明。它容許攝影師把單鏡相機連同鏡頭快速地繫於腰帶上。只需兩、三秒的時間,相機

玩完「仆街」玩「蒸發」

潮流果然愛攪怪,繼「飄浮照」、「仆街照」後,又來了個潮爆「蒸發照」(Rapture Bomb)。「蒸發照片」中,總會有人突然消失

【瑞士策馬特 Zermatt】從Rotenboden(羅滕博登)健行到Riffelsee(利菲爾湖):Matterhorn(馬特洪峰)倒影的所在地

來到瑞士,大家便會明白「Hills」與「Mountains」的分別。香港最高的山丘「大帽山」才高 958 米,隨便找座阿爾卑斯山 (Alps) 都超過 3,000 米,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有緣置身氣勢磅礡的阿爾卑斯山脈中,能夠來一場遠足或小健行,將會是個美好的體驗,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