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醍醐寺:觸手可及的垂櫻

醍醐寺
京都的賞櫻名所比比皆是,但只有數個賞櫻勝地有獨特的祭典,且舉辦日期都不同,只要悉心安排,便能參與其中。當天的醍醐寺聽聞有古服表演,所以特意前往。

但沒料到,日本人對醍醐寺,對櫻花是如此著迷和誠心。前往醍醐寺的路上都人頭湧湧。雖然擠擁,但大家都沒有身體的碰撞。

一路上,除了能賞櫻外,其實也在賞穹蒼,兩者都是香港沒有的。
醍醐寺
今天的醍醐真的比平日熱鬧了十倍,前後左右都被日本人包圍著,絕對有日本的氣氛。除了日本人外,這裡還有耀眼的櫻花。
醍醐寺
一邊賞櫻,一邊懷念著前天吃過的櫻花葉,也很想知道新鮮的櫻花是甜是鹹。忽然,很想嚐一口新鮮的櫻花。
醍醐寺
醍湖寺內又分三個獨立的寺廟,購票前,當然要決定購買一個、兩個、還是三個寺的入場劵。從屋頂所見,每個都有吸引之處。結果,購了全三個。
醍醐寺
到底是被冷落了,還是孤芳自賞?
醍醐寺
日本風的建築,被密不透風的櫻花裝飾著,有點凌亂,卻又帶點美感,一種不可言喻的原始美。爬上那兒幹什麼?古時的大俠都愛爬上屋頂竊聽,不過,我在扮忍者。
醍醐寺
忘記穿越了多少條櫻花隧道,但只想穿越更多!

風和日麗下,沒有一個日本人會撐起傘子,和香港人晴天雨天都撐傘子的文化很不同,他們才是懂得享受陽光的一群。
醍醐寺
一年一度的醍醐寺古服演出快將開始,終於看到前奏了。
醍醐寺
醍醐的垂櫻果然名不虛傳,顆顆都惹人憐愛。
醍醐寺
拐個彎,來到了京都的庭園。它是京都獨有的,就算仿得其形,也得不到其髓。
醍醐寺
在京都,縱使在蔚藍的天空下,還是會下著粉紅色的雨點。
醍醐寺
粉紅的雨點讓萬物從冬天過渡到春季。

垂櫻和別的品種很不同,如果前兩天是櫻花的泡浴,今天便是櫻花的淋浴。
醍醐寺
吃過早點,在櫻花下散步,已成為了習慣。

逛著逛著,發現醍醐寺擁有最多的,是觸手可及的垂櫻!
但有些時候,保持距離,或許更美。
醍醐寺
賞櫻,不用多語,一個禪字,已足夠。
醍醐寺
在日本的二百多種櫻花中,我蠻喜歡這一種,因為她充滿著少女的形態。





其他文章

拍攝漂亮螢火蟲的技巧

如此壯觀的螢火蟲照片,是由一位日本攝影師在雷雨後所拍。山上還打著雷,還在害拍時,身邊的螢火蟲卻若無其事地在漫天飛舞

人像攝影:體位的裁剪指引

「那張照片裁了頭,不好看。」初學人像攝影時,曾否被人提點過以上的要點?那是關乎美感的關係。如果把首部和肢體隨意剪裁

蟹樂道:品蟹

一日街上,周邊轉來「我預了每人一公一姆」。心想:「黃金之時,就是要吃黃金蟹嘛

用單一相片捕捉日變夜的城市

Stephen Wilkes 希望在同一張相片中表達城市的日與夜,因此,他動輒拍攝十數小時。拍攝其間,以手動的方式轉動鏡頭,由南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