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下髮廊的紅白藍

牛頭角下村被拆之際,特別舉行了一個拍賣會,會上到處都是伴著許多香港人成長的物品。其中一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可算是髮廊的紅白藍轉筒,由一個家庭所投得,「我會把它放在家門口。」那位小朋友得意洋洋地說。原來轉筒打破了時代的隔膜,任何年紀的小孩和大人都對它一見鐘情。

自己小時候也很愛看髮廊的轉筒,轉著轉著,紅色的條紋不斷地往上升,一條,兩條,三條‧‧‧心理總是好奇底下還有多少條會升上來,不知道那個小朋友可曾有過相同的疑問呢?這又會否是香港小朋友向世界探索的入口呢?這就是每次和媽媽去理髮店的收穫,它沒有太多的花巧,但就是那麼令人著迷。

長大後,沒有了「裡面還有多少紅條藍條?」的疑惑,我把它當成是一件有品味的裝飾品,當聽到投得轉筒家庭的那個男孩要把它擺放在家門口,「果然是識貨之人」不由衷地由心裡發出。

雖然紅白藍轉筒不是生於香港,它卻活在你我之間,同舟共濟了不知多少歲月,原來我們一早已把它當成地地道道的「香港人」了。






其他文章

稻城亞丁5 ● 錦里(III)

離開了錦里古街後,天黑了,向稻城進發的途中,未知會否有好東西吃,於是我們決定今晚吃過夠,最後我們選定了四川的麻辣火煱

獨特的香港縮影:回到過去

從作品的細緻度,可見製作者都不知花了多少個夜上,務求把舊香港的每樣事物都表達得鉅細無遺,摩星嶺木屋區、塘樓露台

沒有蜜蜂沒有世界

其實,蜜蜂默默地給了我們不少歡樂,如果沒有蜜蜂就不會有蜜糖,沒有蜜糖還會有吃蜂蜜的小熊維尼麼

舊電器被拆散,拍照再PS重組

當攝影乏味時,當怎麼辦?巴塞隆拿的攝影師Max de Esteban則設立了一個名為Proposition One的專案。照片看起來甚有X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