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星球化」風景照?

把全景照片「星球化」》這篇文章出街後,得到了不少查詢,問道有什麼軟件可以把風景照「星球化」,過程又是否很繁複。如果單是「星球化」風景照,步驟異常簡單,大家會否感到很驚訝?事情就是如此簡單。
星球化
Source: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56/3819927309_9568b92053_z.jpg

若果打算把某座建築物變形和誇大,這將會涉及到退地的範疇,但本文的焦點會集中於在把風景照「星球化」的步驟上,額外的創意留待大家自由發揮。
星球化
Source: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379/3332831294_7d0bc9fdb7_z.jpg

這次 ImageJoy 同樣會以 Photoshop 來教大家「星球化」風景照。


揀選圖片

並不是所有的照片也適合進行「星球化」,相片需要乎合以下的條件:


1) 相片中的水平線必須是水平

原因很簡單,因為最左邊和最右邊的位置最終會被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圈,若左右高低不一,最後,左右兩邊的接位便會出現上下的裂口。較小的裂口,大家可以用 Photoshop 修補過來。


2) 左右兩旁的景物和色調要合配

試想想左邊的是海洋,右邊的是高山,當左右兩邊在「星球化」中接合時,又怎會匹配呢!又想想,左邊烈日當空,藍天白雲;右邊卻帶點昏暗,把不同的天色連接起來,功夫可不少,還是選取合適的照片來得易。


3) 簡單的上半和下半部

上半部和下半部也要簡單,豈不是整張相片也要簡單?沒錯,只有水平線上的建築物可以繁複一點。為何要簡單?相片中的水平線會形成星球的表面,水平線以下的地方會變成星球圓周內的內容,而水平線上的地方會成為星球的天空。

因此,水平線下最好是海洋、沙灘、草地、公路等;而水平線上則以藍天白雲、日落、夜空等較佳。如果選取日落或 Magic hour 作為天空,請小心左右兩邊的色調是否合襯,因為那時的天色變化較大。


4) 横倒的相片

大家都知道依據相片的長闊比例,相片可分為橫倒和直倒。橫倒的相片即是相片的橫邊比直邊長。使用橫倒的相片可產生較自然的星球照。


揀選了合適的相片了沒?現在就來動手「星球化」!

本文選了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照片作為「星球化」的示範。

步驟 1:把圖像壓成正方形

正方形的圖像最後會產生正圓形的星球,而長方形的則會產生橢圓形的星球。相信大家也不想把星球變成橢圓形,因此,大家需要把相片壓成正方形。

從菜單中選取 Image > Image Size... (圖像 > 圖像大小) ,再取消 Constrain Proportions (約束比例)。最後,把長寛都設成相同的數值便可。
星球化步驟:把圖像壓成正方形
星球化步驟:把圖像壓成正方形

步驟 2:把相片 180 度反轉

從菜單中選取 Image > Rotate Canvas > 180 degrees (圖像 > 旋轉畫布 > 180 度) 。
星球化步驟:把相片 180 度反轉

步驟 3:使用極座標濾鏡「星球化」

從菜單中選取 Filter > Distort > Polar Coorindates... (濾鏡 > 扭曲 > 極座標)。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取 Rectangular to Polar (平面座標到極座標)。
星球化步驟:使用極座標濾鏡「星球化」

步驟 4:使用修復畫筆和仿製圖章修改接缝

左右兩邊的圖像連接後,多少會出現明顯的接駁位,大家需要使用修復畫筆和仿製圖章令接位自然過度。

下圖經過修復畫筆和仿製圖章的修飾外,還加強了對比度和飽和度,最後還把相片作了個順時針的 90 度旋轉,把香港的地標 IFC 置回星球頂部。
星球化步驟:完成品

這是基本的「星球化」步驟,大家還可以多加創意,勾取某建築物,把它扭曲,再套回星球上以增加透視感等。

相關文章:

把全景照片「星球化」





其他文章

【香港尖沙咀:鼎王麻辣鍋】必吃麻辣鍋、老油條、無限添加鴨血

1991 年創立的「鼎王麻辣鍋」在台南、台中、台北也經常大排長龍,相信這股排隊風會蔓延至鼎王在海外的第一間分店,香港尖沙咀門市。湯底方面,麻辣鍋是大哥,是必吃之選,酸菜白肉鍋則是二哥,同樣回味無窮。有選擇困難症的話,可以點鴛鴦鍋,一次過滿足兩個願望。既然稱得上是「鼎王」,火鍋的器皿當然是三腳鼎啦!

朦朧

每當路過電器店,和一眾師奶一樣,我也會注足觀看演員面上的毛孔。很變態!但大家還是看得津津樂道

如何拍攝星軌?

星軌形成的原理,其實和光塗鴉 (Light Painting) 的原理大同小異,都是在漆黑的背景上,利用發光的東西繪畫,而星星便是那支畫筆

【烏蛟騰至荔枝窩】集紅葉、地質、生態與客家文化的行山遠足路線

聽見「荔枝窩」這個地名,可曾聯想過它與荔枝有關?事實上,荔枝窩的確因盛產荔枝而得其名,是一條新界東北臨海,超過 300 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它背山面海,加上地理上的優勢,使其孕育了豐富的物種,是個風景漂亮兼具地理及生態價值的行山路線。難怪它被列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