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孔相機 DIY

上回介紹過數碼針孔相機的制作,可能大家會覺得針孔相機給人的印象相當原始,配上數碼實在格格不入,我也認為針孔數碼相機缺少了原始的感覺,不過它的確是測試針孔相機設定的最佳工具。

雖然針孔相機是那麼原始,但也有某些技術問題需要解決:
1. 針孔的大小
2. 快門的控制
3. 膠卷如何過片

最直接學習那些技術當然是模仿,用卡紙製作的針孔相機就是最原始的型號,商店賣的紙製針孔相機大都是以 Dirkon針孔相機為藍本,商店裡,兩張卡紙的非原創印刷品,竟然賣上六、七十元,簡直就是搶錢,如果大家不想被坑可以按此下載 Dirkon 針孔相機的模板,然後用 A4 紙印出再貼在黑卡紙上剪出來就是了。

話雖如此,但我們需要剪出許多方型的、圓型的洞,很花時間的工序啊!幸運地,在早前的一田百貨特賣中,見到兩部紙制的針孔相機只售29元,為了減少剪紙的痛苦,於是就買下了。不清楚現在是否還是賣29元,否則還是自己下載,然後慢慢剪吧,絕對相信鐵柱也能磨成針,呵呵!

拆開後,有兩塊模板,和 Drikon Camera 有九成相似,不竟就是抄襲,還多了一條木棒和一塊銅片,相信木棒是用來卷底片用的,那只棒棒當然可以用紙來製造,不過就沒那麼堅固,如果過片中途有問題就十分掃興,那麼重要的配件還是用木條吧,如果沒有,先去買支冰淇淋吃吃吧,記緊留住那條木棒。

至於銅片方面,它就是光線進入相機的唯一途徑,也可以說是針孔相機的光圈,那片銅片的大小是0.7mm,如果是下載的話,可以用薄薄的黑畫紙或是鍚紙,因為那個孔最好鑽得較清脆,必定要一次完成,因為如果孔口邊不夠圓滑,會直接影響畫質,其實用料方面沒有規定,只要能做出圓滑的洞就行了。

那個四方盒子就是整部相機的中樞,前方是針孔亦即是光圈的位置,後方那個長方形洞口就是底片受光的位置,不難發現那個長方形的長闊比和135底片相當接近。

那只觀景器只是粗製品,毫不準確,所以千萬別完全相信它所包括的範圍,它的用途只有一個,就是給你方向,拍出來的景物可以比觀景器看到的多或少。

那個盒是放置膠卷的地方,簡單非常,沒什麼特別。

而那個盒子就是用來咬著底片舌頭,當底片的舌頭被固定後,轉動木棒就能攪動底片。

它並不單是裝飾用的面板,它還是控制快門的地方。左手邊伸出的地方就是控制針孔開合的機關,只要向下拉,針孔就會被擋住,光線就不能到達底片,快門時間就由大家手動控制,就算你的手可以做出 1/8000s 的快門速度也沒有用,因為針孔相機的曝光時間動輒要上數秒要數分鐘不等,視乎是在日光下或室內。

安裝好膠卷後,就要安上底蓋,千萬不要塗上膠水,否則膠卷就不能再拿出來。底蓋主要用來防止底片走光,和固定底片的位置,使它平直;如果底片有孤度,影像就會嚴重彎曲變形。

「登」、「登」、「登」、「登」,初號機終於大工告成!
初號機現在那送出去攝取影像,希望初號機能盡快完成任務返回基地!





其他文章

【影食男女】用石頭魚炸成 Fish and Chips?

菜單上,最觸目的要數來自紐西蘭的石頭魚(Monk Fish)。其他魚也來頭不少,有英國的銀鱈魚、格陵蘭島的大比目魚,香港的代表有鱸魚和盲曹。 注意,點選的魚,不是清蒸,也不是香煎,而是用來泡製炸魚薯條

澳洲火晚霞下的十五句鐘星軌

十五句鐘的星軌究竟是何樣?自問不敢想像, 因為十五個鐘留守在相機附近的確會令人身心都疲累。不過澳洲的一名攝影發燒友

【智能手機 vs 全片幅無反相機】Huawei P20 Pro vs Sony A7iii 人像、夜景畫質大戰

以三顆 Leica 後置鏡頭為賣點的華為 P20 Pro 手機在 DXOMark 的手機鏡頭評分中獲取 109 分,為現時(2018年5月30日)最高分的手機。 前陣子,甚至有攝影師發現它的畫質直逼 Canon 5DS R。對這個震驚攝影界的新聞,小編還是半信半疑,還是親自驗證較實際

Canon的無反相機終於來了

Canon的無反相機,系列名為Canon EOS M。而Canon的無反相機鏡頭則是一支22mm F/2.0的鏡頭, 直徑43mm, 系列名為E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