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蝴蝶昆蟲:焦點放在眼睛

對焦蝴蝶

近排在網上看到有某「大師」的昆蟲相被網友批評對錯焦,「大師」則歸咎於器材的不完善,如使用的不是紅圈微距等。那些「大師」們的爭論,每天都在發生,沒什麼好參與,但我們可以從中判斷學習。小篇看過那「大師」的作品後,作出了客觀的分析,發現它每張昆蟲相的焦點都不在眼睛上。

要知道昆蟲是很小的東西,就算用上F/8,景深也不足以覆蓋全隻昆蟲,因此大家必須選擇焦點。問題來了,以上圖的蝴蝶為例,到底要把對焦點放在眼睛,還是放在翅膀上呢?

以下是上圖的栽切圖,讓大家把對焦點看得更清楚。拍攝時,把對焦點放在頭部,得出如下的效果:
對焦蝴蝶
下圖則把對焦點放在翅膀上,效果如下:
對焦蝴蝶
可以發現焦點在頭部的那張看起來自然許多,因為大家都習慣先看動物的眼睛。很少人會先看動物的四肢,才看頭部。當然,如果是記錄翅膀的特徵則另作別論。以藝術觀點出發,把焦點放在頭部會有更佳效果。

再看另一例子:
對焦蝴蝶
拍攝下圖時,焦點放在頭部。
對焦蝴蝶
下圖的焦點則放於翅膀上:
對焦蝴蝶
以藝術作品的觀點看,還是把焦點放在頭上來得好看!當然,要把焦點放在頭部也要多一點技巧和判斷力,這也是「大師」的「Point and Shoot」難於達成的效果。

以上的照片都是以同一支鏡頭拍攝,以證明焦點錯了,就算給大家一支鏡皇也無補於事。

相關文章:
1. 《光場相機:先拍照後對焦
2. 《對焦 4 - 對焦移動物件
3. 《認識5D MarkIII的對焦點類型





其他文章

【大埔鳳凰木】18區中開得最紅、最密、最燦爛

春風化雨時,簕杜鵑、風鈴木、櫻花等驚為天人,搶盡攝影師的快門聲,堆滿各大社交平台。隨著初夏的來臨,風靡一時的「萬人迷」已經黯然失色,取而代之的是紅透半邊天的鳳凰木

不要讓文字醜化相片

拍了一輯心愛相片回來後,如果打算在相片上加上文字的設計,例如:模特的名字,自己的簽名等,那便要小心,因為一時大意

Lightroom:一拉便能造出暗角

修圖軟件的進步大大簡化了製作暗角的步驟,在Photoshop或Lightroom,現在只須一拉,暗角便會形成,而且效果相當自然

【攝影名詞】什麼是色調分離(Posterization)?

色調分離(Posterization)指原本連續漸變的色階變成色調突變的區域。當影像的色深(Bit Depth)下降得太多,色調分離(Posterization)便會發生,這絕對會降低畫質。以前,工廠印刷海報時,由於顏料的色彩有限,印刷品大都無法印出漂亮的漸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