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finder Cap 有必要嗎?

Viewfinder Cap

大家有否發現單反相機會附送一片如下圖的長方形膠片?如果還沒發現,看看它是否已安裝在您的相機掛帶上。它是何方神聖?它就是用來遮蓋取景器 (Viewfinder) 的東西,名叫 Viewfinder Cap。

Viewfinder Cap

為什麼要使用 Viewfinder Cap?

當進行長時間曝光 (超過 1 秒),相機說明書一般都會建議大家蓋上 Viewfinder Cap 以防止光線從取景器進入相機內,影響相片的曝光,甚至畫質。

為什麼手持相機時,不需要 Viewfinder Cap?因為按快門的一刻,大家的眼睛依然停留在 Viewfinder 上,充當了 Viewfinder Cap 的角色 。
藍天白雲

使用 Viewfinder 的方法

把原本套在取景器的軟膠保護除下,然後套上 Viewfinder Cap 便可。
Viewfinder Cap

光線真的會由取景器進入相機嗎?


攝影的人都知道從鏡頭進入的光線,在快門葉開啟時,能夠直達感光原件上。但是,光線從取景器進入時,能到達感光原件嗎?

根據單反的構造,當快門葉開啟時,相機內的反光鏡會被升起。沒有了反光鏡,我們看不到從鏡頭進入的光線,取景器變成漆黑一片。雖然大家看不見機內的情況,但光線依然會由取景器進入機內,然後在機內反射。


不蓋上 Viewfinder Cap 會響畫質嗎?

基本上,在快門開啟時,相機內部已有阻擋光線從取景器進入的設計,不過並不能百分之百阻擋所有光線。由於相機內部是黑色的,那些微弱進入的光線大部份都不會被反射到感光片上。

既然如此,是否代表不需要使用 Viewfinder Cap 呢?


紅外線攝影

為了使效果更為明顯,本文使用了紅外線攝影為例子。以下那張紅外線相片是在沒有遮蓋取景器 (Viewfinder) 時拍攝的,曝光時間為 90 秒。

大家是否發現照片底部的三分一位置較暗,而上半的三分二則較亮呢?明顯地,畫面被破壞了。
紅外線相片

再來一張,這次取景器是被遮蓋著的。 同樣是 90 秒的曝光,其他設定不變,但整張相片卻比先前的暗,暗示曝光比前一張少。由此可見,從取景器進入的光線會影響曝光的時間,同時亦會破壞畫面。大家可以看到下面的相片中,沒有了底部較暗的三分一區域。
紅外線相片

總結


從取景器進入的光線的確會影響曝光和畫質,但對於彩色的照片,影響是相當輕微的。當然,不嫌麻煩的話,在曝光時,取景器是需要被遮蓋的。不過,衡量到便利性和畫質,如果不是以高 ISO 進行長時間曝光,可以以身體遮擋取景器來減少雜光進入相機的機會。





其他文章

DC的快門極限:每秒70張?

Mike正打算完全地拆開一部廉價的P記Lumix DC相機。他把頻率由10Hz,一直加快至70Hz,快門才吃不消。是否超出了大家的預期

板獎自家火鍋:必試牛胸尖

廣島蠔的表面閃耀著珍珠的光芒,一看就知是奶油級的生蠔。除了光澤圓潤外,也皮薄餡靚,通透得能看穿裡頭。灼熟後,果然有

漂浮於半空的三個步驟

《會飛的雞蛋》一文中,已介紹過以CPL濾鏡和玻璃令雞蛋漂浮的手法,但如何使一個人浮在半空呢?除非家中有一大塊強化的玻璃

Red Bull Flugtag飛行日2016回來了!

Red Bull Flugtag 飛行日闊別香港兩年,今年回來了!Flugtag 是啥東西?參賽者駕駛自製的「飛機」,從6米的跳台沖出海裡去。 既然是「飛機」,當然要有 1 位駕駛員,但由於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