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公園 - 萬宜水庫東壩

萬宜水庫,最初認識她是書本把她記載為香港儲水量最多的水塘,什麼地質公園、六方形岩柱,當時書中和老師根本隻字不提,現在,香港人對自然的意識似乎進步了不少。

香港那麼多水塘中,萬宜水庫東壩的六角形火山岩柱最為獨特,很難想像那些六角形的岩柱就是大自然親手打造出來的藝術品。自萬宜被列入為地質公園,扭曲了的 S 形石柱圖片更充斥著整個網絡世界,從此,東霸這個名字變得火熱起來。香港這一條獨特的海岸線終於有出頭之日了。

網絡世界前,東壩很不起眼,在很多人眼中,她幾乎可以說是透明的;科網後年代,忽然聲名大噪,說來真是茅盾。如果嘗試解釋,我會歸功於 2009 年的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們被稱為 Masters of Light 。因為他們,我們很容易用數碼相機拍攝大量的自然景物,因為他們,所有相片都能夠輕易地在網絡、在 Facebook 流傳,我相信這是促使香港地質遺產被受注目的一個關鍵。

除了天然的六方形岩石外,比我們還要高大的雙 T 形石塊也是我的最愛,千計的巨型雙 T 形石塊,一塊扣著一塊,像戰爭中的軍人般,緊守著東壩這條防線,直接和外海的敵人拼命。他們連在一起的氣勢,澎湃非常,任何一塊塌下,十個我們也不是對手,威武得震懾人心。

密密麻麻的雙 T 形大石令我想起電視和電影中,情侶偶意間會走到滿是雙 T 石塊的堤壩談心,可能從小已經受到這些場面的燻陶,每當看到雙 T 大石,總是把它們和拍拖聖地連繫上。

海蝕洞周圍的湖水碧藍得令人感動,如果要選出全香港最美的湖水,萬宜東壩的湖水一定是三甲之內,我們甚至用九寨溝的湖水來形容她。

在接近海蝕洞時,有個小插曲,前方有個十多數的女孩忽然大喊:「媽媽,媽媽,救命啊!救命啊!快要跌下去了!」瞄了瞄女孩踏腳的位置應該四平八穩,只是有點傾斜,我們比較接近她,加快了步伐前去看看,一看之下,呆若木雞,腳下只是一張椅子的高度,就算掉下也只是踏在另一塊大石上罷了。看她淚流滿臉,我們真的以為她腳下是萬丈深淵。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個小朋大都喜愛跳高跳低,到處攀爬,沒想到現今十多歲的小朋友連這小小的高度也嚇個半死,看來九十後的小朋友只善長於在遊戲機內跳躍。






其他文章

雷生春:拍攝夜景的最佳時間

香港的一級歷史建築不多,戰前興建的雷生春便是其中能倖存於太子的一員。這幢滿是古樸風格的唐樓,當年是下鋪上居

來自Water Flavor EP的創意

《日々の音色》裡,主題來自 Web Cam 和視像會議 (Video Conference),再加上超真實的互動。沒有高超的攝影技巧,單憑

【DXOMARK 評測分數】買相機、鏡頭、手機前必看的網站

於 2008 年成立的 DXOMARK 是一個以科學方法評估相機、鏡頭和手機影像質素,而得出的一個獨立基準(Benchmark)。 DXOMARK 的分數是設備經評核後,於照片及影像質素方面得分的總和。測試過程都以工業級的實驗工具透過科學方法來進行。DXOMARK 的分數於攝影界相當有認受性

稻城亞丁29 ● 紅地毯

稻城紅草地的面積其實只有半個足球場的大小,雖沒有漫無邊際那股懾人氣勢,但在黃金楊樹林的襯托下,紅草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