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Photoshop 下場人造雨

電視台和電影公司,由於具備相當的制作費,即使在戶外也能隨心所欲地呼風喚雨,相信大多數人花在照片的預算都相當有限,跟本沒可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全靠數位時代的來臨,憑藉 Photoshop 的幫助,雨景的制作變得平民化了。

在製造人工雨前,選擇相片時也要留意,應選陰天的,或地上已有水漬的相片,這就是所謂的連戲。當然在陽光下也能下著毛毛細雨,不過絕不是在萬里無雲的天空下發生,重點是把雨點加在相片後是否合乎邏輯。


原相:

用 Photoshop 下了一場人工雨:

現在就來創造自己的人造雨吧!

在製作人工雨時,可以學到很多新技巧,到時我會加以講解。


步驟 1:拷貝背景圖層

相信大家都知道相片後制前一定要先打開相片,所以我不把它當作是第一步。背景圖層正是大家打開了的原相,為什麼要多複製背景呢?在修相前,拷貝背景圖層是一個良好的習慣,因為往後你把相片改得天花龍鳳,你還有原相作為修補或參考之用。

拷貝已選圖層的步驟非常簡單,Ctrl + J (Windows) / Command + J (Mac) 就能完成了。學 Photoshop 一定要學會用快捷鍵,這樣才有效率嘛!另一個方法是把背景圖層拖拉到新建圖層的圖示上。

在 Layers 的板面上,會多了一個名為 Layer 1 的圖層 。

步驟 2:擴大畫布

由於我們希望雨點自然地由圖面外灑進圖面內,而不想雨點硬崩崩地由相片的邊緣開始,所以我們會擴大畫布,令相片四周多一點空間。

首先把前景色設為黑色,背影色設為白色。按下 D 鍵就可以完成這個動作了,又一次證明學習 Photoshop 不學 Shortcut 鍵,十分吃虧。
按下 D 鍵就能把前景和背景分別設為黑和白

跟著按下 C 鍵選取工具列中的 Crop Tool 。

把顯示相片的視窗放到最大,如果相片仍然霸佔整個空間,即相片四周沒有空位,那麼就按 Ctrl + - (Windows) / Command + - 把相片顯示得小一點,直至滑鼠能夠在相片的外圍工作。然後,用 Crop Tool 從相片的左上角外拖拉到右下角外,整張相片的四周和四角便會出現方形的把手。

按著 Alt 鍵 (Windows) / Option 鍵 (Mac) ,把左上角的把手向外拉,四邊會同時擴張,預留和下圖相約的空間便可。

調整了四邊的空間後,按下 Enter (Windows) / Return (Mac) 就完成了畫布的擴充,多出的空間會被填上背景色 (白色)。

步驟 3:建立空白圖層

新圖層永遠建立在已選圖層之上,而被選取了的圖層會以藍色來區分。如果依足之前的步驟,最上的圖層已被選取,此時,可以按下新圖層的按鈕,空白的圖層便會被加到最上層。
 


步驟 4:把新建圖層塗黑

Alt + Delete (Windows) / Option + Delete (Mac) 可以把整個圖層塗上黑色,如果前景色是黑色,簡單地按下 Alt + Backspace / Option + Delete 就完成了這個步驟 。若不嫌慢,用油桶把圖層填黑也可。


步驟 5:把噪點 (Noise) 加到黑圖層

在選單中選最 Filter > Noise > Add Noise... 就能叫出 Add Noise 對話窗。
由於雨不是彩色的,所以選取 Monochromatic,這樣噪點就只會是白色。跟著把 Amount 滾動杆向右推,來增加噪點的數量,噪點的數量會直接影響雨點的密度。如果希望雨下來密一點,就加多些噪點吧!

步驟 6:把噪點模糊化

我們看到的雨點多是模模糊糊的,如果雨點是銳利的線條,那麼它們就不是雨點,而是鋼針,所以我們要把噪點模糊化,令它更真實。

從選單中,選 Filter > Blur > Gaussian Blur 叫出 Gaussian Blur 對話框。把噪點微微模化就可以了,Radius 的值介乎 0.5 至 0.8 pixel 就可以了。

步驟 7:新增 Levels 調整圖層

早前說過噪點的數量直接影響雨點的數量,不過用 Add Noise 產生的噪點太多了吧!此時可以透過 Levels 來控制白點亮度,從而控制白點的數量。

Photoshop 教學: Levels #1》講述 Levels 時,為求簡化內容,所有 Levels 的調整 (Ctrl + L / Command + L) 都直接在原相上進行。如果完成了所有步驟後,我們想加多或減少雨點量,要是我們直接對噪點的圖層直接修改,那麼我們得從頭再做一遍。

如果我們加入一個 Levels 調整圖層,我們就可以對所有圖層作出 Levels 的調整,日後,我們還可以任意改變 Levels 的值 。不過,我們只想對噪點的圖層進行 Levels 的調整,所以在我們建立 Levels 調整圖層的時候,要一直按下 Alt (Windows) / Option (Mac) 鍵 。

按下 Alt (Windows) / Option (Mac) 鍵,同時按下新調整圖層的按鈕。
繼續按下 Alt 鍵,直至選取了 Levels... 。
 

跟著,New Layer 對話框就會彈出。如果點選新調整圖層的按鈕時沒有按下 Alt / Option 鍵, New Layer 對話框就不會彈出。

我們只想 Levels 的改動只影響到噪點的圖層,所以勾選了Use Previous Layer to Create Clipping Mask,這樣 Levels 圖層就只會影響到對下的一層。

步驟 8:調整噪點的數量

步驟 7 說過 Levels 可以幫助減少噪點的數量,從而控制雨點的密度,如果還記得 Levels 的功用,應該知道 Levels 調整圖層還可以增強噪點的對比度,使雨點更為明顯 。

如果對 Levels 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請再參考《Photoshop 教學: Levels #1》。

Histogram 的高光位 (右邊) 明顯多出許多空間,我們就把右邊的白色把手推到 Histogram 的右邊 ,這次就算把手被推進 Histogram 內也沒問題,雖然這樣會導致高光位被裁,但由於雨點沒有什麼紋理,所以不緊要。

同樣地,把黑色把手推入 Histogram 內,黑色的把手可以推得更深入,這樣就可以明顯地減少噪點的數量,放膽地推拉黑白把手吧,直至效果理想為止,至於灰色的把手,不用擔心,它的位置會被自動調整。

調整的方向和噪點的對比和密度,可以參考下圖 (緊記這只是參考,不是絕對值):

步驟 9:運用 Motion Blur 濾鏡令噪點變成雨

現在為止,白色的點點還是不像雨點,是不?現在我們就來把噪點變成雨!記緊在 Layers 板面選取噪點 (Layer 2) 的圖層,而不是 Levels 調整圖層。

選擇 Filter > Blur > Motion Blur ,下面的 Motor Blur 對話框便會跳出來,我們可以控制模糊的方向和長度。我把雨點的方向根據相片的內容調整了(-66 度),長度則設為 60 pixels,你可以因應自己相片的內容而自行調整。

步驟 10:再次調整 Levels

經過 Motor Blur 濾鏡後,畫面可能變得全黑或毫不明顯。

此時,可以 double click Levels 調整圖層 (紅圈),把 Levels 再次叫出來。

由 Histogram 可以看出黑、白和灰的把手全都置身在 Histogram 外,所以 Histogram 變得黑漆漆,當然在你的 Histogram 中,黑白把手未必完全處於 Histogram 外。

把黑白灰的把手再次調整後,雨點浮現出來了。調整時的大原則是要令背景變為黑色而不是灰色,雨點要盡量明顯,完成後應該大致如下:

如果有留意上下邊緣,會發現邊位的雨點很不自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先把畫布擴大。

步驟 11:把多餘的畫布裁走

相片外的畫布空間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了,我們可以狠心地把它裁走,方法很簡單,只要邊按著 Ctrl (Windows) / Command (Mac) 鍵,在 Layers 板面上的 Layer 1 小圖示上一 click,就能選取相片大小的範圍 。

然後在菜單中選 Image > Crop,便能裁走虛線外的範圍。

完成裁切後,如果想取消虛線的選取框,可以按 Ctrl-D (Windows) / Command-D (Mac)。

步驟 12:用混合圖層把雨點加到原相中

最後一步就是選取噪點圖層 (Layer 2),然後把它的混合圖層設成 Screen。Screen 混合模式會把上下層同是光位的地方變得更亮, 而黑位對下層的相片則沒有影響。

完成圖:

如果還想調較雨點的密度,可以像步驟 10 那樣再次把 Levels 調整圖層叫出來,就這是運用調整圖層的好處。





其他文章

新大白:Canon EF 200-400mm f/4 L IS USM Extender 1.4x鏡頭

從名稱上,L、IS和USM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什麼是Extender 1.4x

稻城亞丁31 ● 新都橋

紅草地後的另一個清晨,我們很早便起了床,享受四川寧靜的早上。一天之中,我最喜愛的就是清晨,一個沒太多人留意

綠色的南生圍

還是比較喜歡發現小鱷魚貝貝前的南生圍,人比較少,廢物比較少,天比較藍,草比較綠。每次到南生圍總喜歡乘那世上最貴的船

泰國清邁水燈節: 齊來許個願

水燈節是泰國最美麗和金光燦爛的傳統節日。當晚不論是城市或村落,只要是近河或湖的地方,水面都會閃亮著一片燭光